华厦眼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眼病新闻 > 正文

华厦眼科课堂:2017年度眼视光学组十*科研亮点

作者:未知 2018-06-21 16:36:55
字体大小:
【导读】华厦眼科课堂:2017年度眼视光学组十*科研亮点

  近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2017年度眼视光学组十*科研亮点,内容如下:


  亮点一:高度近视的新生突变及世代致病基因的发现瞿佳教授团队


华厦眼科课堂:2017年度眼视光学组十*科研亮点1.jpg

  高度近视被称为“国病”,是影响我国及东亚人群视觉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我国 主要致盲病因。由于高度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因此我们针对性地锁定了散发的早发型儿童高度近视(六周岁前高度近视,更少环境因素作用)核心家系(包括患者和正常父母)。基于核心家系全外显子分析技术,发现了新生(de novo)突变谱以及世代的高度近视致病基因BSG及一系列可能的候选致病基因(EPHB2, CSMD1, TENM4)。接着通过扩大群体筛查、突变基因敲入动物模型等方法验证BSG基因突变的致病性,构建BSG基因相同突变敲入的小鼠模型发现可引起眼轴变长,且BSG高丰度表达于睫状体和神经视网膜,强烈提示此类高度近视的关键发病组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吕帆、金子兵作为通讯作者,通过direct submission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2017),同时入选2017年度“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进展”,受邀在 尖杂志Biological Reviews(IF=11.615)撰写关于基于核心家系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常见疾病新生突变的研究新方法,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亮点二:基于OCT-A图像的FD指标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早期损害吕帆教授团队

  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视网膜损伤发生在视网膜微血管,早期定量微血管损害将有助于评判糖尿病患者发展为临床诊断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风险。目前,临床上缺乏评估视网膜微血管损伤的 量化指标。本课题团队一直致力于OCT眼成像技术及软件研发。新近,该团队将能够同时反映图像分支复杂度和密度的分形维数(FD)引入OCT-A视网膜微血管图像分析中,发现未被临床诊断为DR的糖尿病患者(即环球分期1期)的视网膜深层微血管网的分支复杂度和密度已经普遍 下降,且深层微血管网的FD参数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该团队 次提出了深层视网膜微血管网的FD参数可能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损伤的早期评估指标以及预测早期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客观生物指标。该成果于2017年发表在美国视觉和眼科研究协会(ARVO)的官方刊物“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IOVS)(影响因子:3.786)”上。


  亮点三:初次发现知觉性优势眼影响立体视觉的机制杨智宽教授团队

  通过一种世代的基于Gabor信号识别的连续闪烁抑制法评估知觉性优势眼, 性的将双眼知觉性优势差异量化出来。同时,该研究将优势眼的量化与立体视的动态评估过程相结合,从而揭示了立体视的处理过程:人能获得立体视的速度和 佳立体视锐度与每只眼睛各自的优势强度无关,获得立体视的速度取决于双眼之间的优势强度差异,具有明确知觉性优势眼的个体双眼视觉信号差异大,匹配程度差,整合速度减慢,因此获得立体视所需时间更长,然而一旦双眼信号匹配完成, 终能获得多好的立体视取决于视皮层相关神经元将双眼整合信号中的视差信息抽取出来的能力。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眼科期刊IOVS上(影响因子3.447)。该研究提示在临床上进行立体视检查时,需要将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对立体视处理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估,而不能仅仅关注立体视锐度,这在某些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深度觉的职业中尤其重要,比如网球、棒球运动员等。


  亮点四:我国近视眼角膜屈光术前检查者中TGFBI角膜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发布张丰菊教授团队

  该项目基于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 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屈光手术中心),通过在术前检查时进行快速微创高效的基因检测, 次估计并公布了国人角膜屈光术前检查者中TGFBI角膜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情况(0.24%),发现我国TGFBI角膜营养不良主要类型为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2型(GCD2),且其患病率可能高于其他亚洲国家[1]。同时也阐明了角膜屈光术前进行TGFBI角膜营养不良快速基因检测,筛查手术禁忌证的 性、可行性和必要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角膜屈光手术 杂志《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影响因子2.687);据此结果,强调完善屈光术前检查,严格手术禁忌证筛查,避免屈光术后角膜营养不良加重的重要意义,对我国角膜屈光手术学界的临床诊疗过程起到规范作用。


  亮点五:角膜塑形镜防治近视的脉络膜机理系列研究杨晓教授团队

  近视是全球青少年 常见的眼病,其发生发展势头令人担忧。角膜塑形镜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发现医治近视 的手段之一,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既往许多研究均提示脉络膜在眼球的正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晓教授团队对角膜塑形镜医治近视眼的脉络膜机理展开了系列研究,研究发现散瞳药(复方托吡卡胺)可至脉络膜变薄,并明确了其对脉络膜的时间效应关系,该方法的构建发表PloS ONE [1]。在明确并 控制各种影响脉络膜厚度测量的因素后,研究发现角膜塑形镜可使脉络膜增厚,且脉络膜增厚的幅度与眼轴进展的速度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脉络膜增厚在一个月时达到高峰,且主要以大血管层厚度增加为主(约77%)[2]。研究发表在英国接触镜协会(British Contact Lens Association)的官方杂志(Contact Lens & Anterior Eye),论文结果在 16届环球近视眼研究大会(16th IMC)上做了专题报告加以肯定和讨论。这不仅奠定了角膜塑形镜延缓眼轴增长的理论基础,还为新型镜片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亮点六:SMILE手术的新探索、新突破及其挑战王雁教授团队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作为屈光手术的一种新技术,在中国先于美国FDA通过时间开展。本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相关基础研究,包括角膜神经知觉、生物力学及组织细胞学改变等。现其团队基于大样本SMILE手术病 (3004)对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发表于该刊物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JCRS,IF 2.687),该研究受到美国AAO屈光手术学会主席、美国国*部屈光手术中心创始人Steven C. Schallhorn及其团队高度认可及赞扬。同时,在环球上 次对SMILE术中不透明气泡层(OBL)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分型及分 ,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JRS,IF 3.709)上,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研究团队还在SMILE术后人工晶体的计算方面取得了研究突破,借助Scheimpflug图像获得角膜参数 SMILE术后角膜屈光力,为SMILE术后白内障患者提供了较 计算人工晶体度数的新思路及新方法,此成果也发表在刊物JCRS(IF 2.687)上。同年,对于SMILE手术后角膜的形态改变特征,像差变化与角膜非球面变化以及干眼,手术设计等方面均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发表在环球国内学术期刊上(Cornea及中华眼科杂志等)。


  亮点七:SMILE术中水浸润微透镜分离法的临床应用白继教授团队

  本课题组 创的SMILE术中利用少量BBS液辅助微透镜的分离方法将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够减少术源性的负损伤,如高能量激光对角膜组织的潜在损害,粗暴分离动作对角膜帽的不良影响及患者术中不适等,使得手术能够在采用较低能量的情况下顺畅、平滑地将微透镜完整分离出来,且电镜下微透镜表面较传统分离法更加平整、光滑,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明显好于传统分离组[1]。该方法的创建大大 了SMILE术后极早期“视力 不满意”或“视力波动”的现象,使得SMILE手术“微创”的设计初衷距离“微创”的实际 更进一步。该理论方法先后发表在2017年Medicine上(影响因子1.8)[1]和2014年《中华眼视光与视觉科学杂志》[2]上,并多次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及推广应用。


  亮点八:类超亲水表面改性人工晶状体开发 陈浩教授团队

  本课题组通过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研究组织(CSIRO)合作,将CSIRO发明的特长聚合物制备技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RAFT))引入人工晶状体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改性研究中,以常规的可聚合亲水单体为原料,利用表面引发的RAFT聚合技术在人工晶状体材料表面制备了“梳状”亲水聚合物修饰层。该亲水聚合物修饰层由于特殊的“梳状”结构,显示出了类似超亲水的特点。这种类超亲水表面改性人工晶状体材料显示了非常强的阻抗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质、细菌等生物粘附的能力,在植入眼内后能 降低后囊膜增生的发生[1]。该研究发表于生物医用材料表界面领域的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上(JCR分区Q1;中科院分区Q2;影响因子3.887;5年平均影响因子4.295)。该表面改性技术克服了以前表面无规接枝亲水聚合物不能长期保持亲水性的不足,能长期保持其抗粘附性质,因此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亮点九:可客观量化近视相关环境因素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杨智宽教授团队

  近视眼是现代社会行为导致的结果,要解析近视眼行为学发病机制,其关键科学问题是“行为学因素与近视眼发病的量化关系”。杨智宽教授研究团队 研发出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能够实时、动态、客观地记录与近视眼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暴露两大环境因素,其不但能够提供“行为总量数据”,还能够提供“行为模式”数据。这是 个能全面客观量化近视相关环境因素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  视觉科学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从而为解析近视眼行为学致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一举解决了如何量化环境因素的难题。目前,该课题团队已经牵头组建了一个全球多中心研究团队,通过“云夹”来采集全球各个地区青少年学生的用眼习惯和视觉环境,并跟踪他们的屈光度进展情况,并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以期 终能够解析清楚行为学因素对近视眼发病的影响。


  亮点十:成人知觉性眼优势度的调节方法周佳玮教授团队

  功能性眼病(如屈光参差、斜视、弱视、老花等)会导致患者双眼视觉信息加工的异常,表现为异常的知觉性眼优势度。传统观点认为知觉性眼优势度仅能在幼年视觉系统发育关键期内加以改变,成年视觉系统不具有相应的可塑性。本课题团队通过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研究了眼位 和短时单眼视觉剥夺等对成人知觉性眼优势度的作用,发现了新的调节成人知觉性眼优势度的方法。

  研究发现,眼位的 不能改变患者视皮层对双眼相位信息的加工中的眼间作用特性(Zhou et al., 2017)(影响因子3.209);短期单眼方位剥夺(Wang et al., 2017)(影响因子3.277)和短期单眼亮度剥夺(Yao et al., 2017)(影响因子3.277)均可使得知觉性眼优势度暂时偏向被剥夺眼,这一 可持续15-30 。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成人视觉系统内存在眼优势度可塑性”,并指出该知觉性眼优势度可塑性的发生与双眼视觉信息汇聚前的非方位选择特异性神经元相关。该系列研究工作还为异常双眼感知功能的医治提供了新思路。

在线咨询
返回

华厦眼科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