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眼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眼病新闻 > 正文

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将造福角膜病患者

作者:未知 2019-04-12 11:14:30
字体大小:
【导读】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将造福角膜病患者

  人工制作角膜为角膜盲患者复明提供了可能。角膜盲是居世界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我国角膜盲患者约 300 ,每年新增角膜盲≥ 10 ,其中,青壮占70%、儿童占15%,他们不但失去劳动能力,而且往往需要家人照顾,导致这些家庭因病返贫,甚至失和。角膜移植是 手段,由于角膜匮乏,我国每年实施角膜移植≤ 1 眼。


  人造角膜有哪几种?临床应用如何?

  人造角膜分为人工角膜和生物角膜。人工角膜由合成材料制成,光学性能良好,因不能与组织愈合,常导致房水渗漏、植入物脱出等;Boston KPro等产品光学性能优良,但很难与组织愈合。Chirila 与娄峡等采用pHEMA,研发了一体式 AlphaCor,解决了此问题,成为新型的人工角膜,但是无论是波士顿人工角膜还是AlphaCor人工角膜,均为高分子材料制成。2014 年美国 NIH调研后指出,人工角膜无生物活性,晚期并发症多,仅可作为常规角膜移植失败的双眼角膜盲患者的 后选择。


  生物角膜的研究进展如何?优劣势有哪些?

  A3:目前的生物角膜多由天然脱细胞基质制成,组织相容性好,易与人体愈合,由于其实质为胶原蛋白,仍具有免疫原性,酶消化等处理降低了角膜透明度,1999 年 Griffiths 等用胶原制作了角膜等价物,开始了角膜组织工程的新元,同年,我们参与我国第*个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973 项目,开始“人工生物角膜的实验研究(G1999054309-6)”。

  欧盟2004年8月宣布组织9个国家的14个研究团队合作实施角膜工程计划,但至今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研究报道的胶原、壳聚糖等角膜材料在体外可获得≥90%透光率,但植入后不能维持长期透明,且力学强度不及正常角膜 1/10,与自然角膜相距甚远。


  我国生物型人工角膜产品研究进展如何?

  我国在研发生物型人工角膜产品方面走在世界前*,由金岩教授、张勇杰教授团队开发的艾欣瞳是环球第*个生物型角膜产品,2015 年完成国家注册。由于此类产品的本质是异种角膜胶原蛋白,免疫原性高于同种异体角膜基质,不适于医治高危角膜植床患者。特别是这类生物角膜没有细胞,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角膜,仅仅可用于角膜基质缺损修补,更由于通过酶化学方法脱细胞,因此,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移植的角膜融解和排斥反应,更重要的是透明度有限,不能获得预期视力,于是,研发了免疫原性更低、透明度更高的新产品。


  角膜再生性材料制备暨有序组装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有哪些核心技术呢

  本项目组已经申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发明专利 131 项,授权专利 72 项,充分覆盖了人工角膜的全产业链。其中的核心技术包括:角膜免疫修饰技术,目前国内外 非转基因、非诱导分化人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系,纯物理脱细胞方法,离心速构技术,高密度内皮化技术,定向冻干膨化技术,胚胎干细胞微环境培养系统,相关手术辅助器械等。

在线咨询
返回

华厦眼科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