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转型  服务群众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 正文

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获《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作者:未知 2019-10-07 14:55:49
字体大小:
【导读】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获《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近日,华厦眼科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事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百姓话题版(2019年9月26日第12版)重点报道,以下为报道内容。


《人民日报海外版》百姓话题版(2019年9月26日第12版)重点报道华厦眼科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事迹1.jpg

  上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见识世界”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我们有时会感觉手术无望。这时就需要克服焦虑,找到解决办法。1982年,我考取研究生并被教育部选中派往德国留学。


《人民日报海外版》百姓话题版(2019年9月26日第12版)重点报道华厦眼科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事迹2.jpg

  ▲黎晓新(中)在德国ESSEN大学眼科医院攻读博士学位时与同事合影。

  在德国ESSEN大学眼科医院,我获得了崭新的知识,见识了世代的世界。医院的学习和工作压力繁重,病人很多,仅为病人做检查的语言就需要学习德英意西4种语言。医院诊治眼底病在整个欧洲都很有出名度,但那时眼底病在国内没有相应的手术设备,无法 。这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眼底病成为我主要研究和关注的领域,将来学成回国就能给病人带来新的希望。

  回国后,我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工作,当时科室一共只有6张病床、6名大夫、1名技术员兼验光师和1名门诊护士。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人民医院眼科已跻身国内第*方阵,成为一*教学医院的国家重点学科。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武官曹荣飞在美机轰炸中眼睛严重受伤,为他实施手术的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经过手术,曹荣飞的视力从0.3恢*到了0.8。不少人问我当时的心情紧不紧张,我说那时内心其实很平静,“会者不难”,我有信心医治他。

  如今,中国在眼科临床医治领域基本与环球 水平同步,尤其是手术,国外能做的我们也能做。近年来,随着药物审批速度加快,药物医治领域也取得了进步。我希望进步的速度能更快些,这样我们就能守护好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黎晓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百姓话题版(2019年9月26日第12版)重点报道华厦眼科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事迹3.jpg

  教授 | 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

  五缘院区: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黎晓新教授自1986年至今,致力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与医治,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国家“973”、“863”、北京大学“985”、“211”及与WHO合作等多项课题,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科学家、“985”三期项目负责人。黎晓新教授以第*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15篇,其中SCI论文116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Ophthalmology、FASEB J、、IOVS等刊物上。主编专著5本,主译《RETINA》。曾20余次被环球学术会议邀请做大会特约发言或专题讲座,担任几种环球杂志审稿人。研究成果得到环球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黎晓新教授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北京市二等奖等,2007年获世界眼科学会亚太区“较佳临床教师金苹果奖”,2008年获得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2009年获宋庆龄儿科医学奖,2011年获准直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中华眼科终*身成就奖”,是享有很高声誉的眼科专家。

  黎晓新教授的主要经历有:1976/12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留校,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82/09-1986/07在德国Essen 大学眼科医院获得博士学位;1991/01-1991/10在德国Tuebingen大学实验眼科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07-1995/10在德国科隆大学眼科医院进行博士后工作。此外,黎晓新教授在学术和社会还有诸多学术兼职,主要包括:欧美同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环球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女医师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前任组长、曾任美国眼科学会环球顾问委员会委员和环球眼科学会理事会核心理事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