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角膜学会副主席,国际眼表疾病学会理事,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亚太接触镜眼科医师协会理事等,是目前我国眼科学界 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角膜病 的领军者。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医疗卫生 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委员会 五,六,九,十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黎晓新教授自1986年至今,致力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国家“973”、“863”、北京大学“985”、“211”及与WHO合作等多项课题,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老年黄斑 病首席科学家、“985”三期项目负责人。黎晓新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010年以来发表论文340篇,其中SCI论文151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Ophthalmology、FASEB J、RETIHA、IOVS等刊物上,中文核心杂志117篇。主编专著7部,主译《RETINA》。曾20余次被国际学术会议
赵堪兴教授是我国眼科学领军人物,斜视与小儿眼科开拓者之一。50多年来,赵堪兴教授一直活跃在眼科临床、教学、科研、防盲工作一线。在斜视与小儿眼科领域有深刻造诣,特别是在复杂斜视、眼球震颤、垂直斜视诊治和儿童弱视预防与规范化诊疗、学龄前儿童正常视力研究及近视防控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国斜视小儿眼科技术进步、学科发展、梯队建设和国际化做出了卓越贡献。被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誉为:“国际斜视与小儿眼科界的思想领袖”。 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课题,教育部、卫生部、天津市自然科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战略发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副会长,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前任组长,广东省眼科医师学会主任委员,亚太青光眼协会常务理事,《中华眼科杂志》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副总编。《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Journal of Glaucoma》编委。 从事眼科临床及研究工作30余年,在青光眼诊治与眼内窥镜激光治疗疑难青光眼、
曾于1992年及1997年两次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02年任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林护眼科医院副院长、眼科研究所负责人;2003年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眼表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眼科视光学系主任等。《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及《中华眼科与视觉科学杂志》等4家杂志副主编,《Ocular Surface》,《中华眼科杂志》等14家国内外杂志编委、 IOVS、Cornea等12家眼科杂志审稿人。 刘祖国教授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NSFC-RGC合作项目等50余项科
国内较早开展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及高度近视ICL手术,至今已有十余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年,能熟练完成各类白内障手术。曾任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中国慈善基金会白内障复明手术专家。受邀参加远赴宁夏、西藏等省级以上光明救助行动。作为亚太眼科学会员,多次应邀参加美国、欧洲及亚太地区国际眼科学术会议。受邀参加第六届国际葡萄膜炎学术研讨会时,进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直播。2018年直播进行“导航仪下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SCI一篇,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曾获
享受辽宁省特殊专家津贴,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及眼外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率先在辽南地区开展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30年。 对糖尿病白内障和眼底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独到之处,是辽南地区率先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医生之一。
2006年毕业于浙大医学院 眼科学博士2006.9-2020.11就职于浙医二院眼科中心,眼底病专业组骨干2020.12起任职杭州华厦眼科业务院长兼眼底病科主任 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眼科医院及美国Wills眼科医院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科临床进修。从事眼科眼底病专业近15年,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严重眼外伤、复杂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疾病的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及各类黄斑水肿疾病的药物和激光治疗。 已发表SCI论文及《中华眼科杂志》十余篇,承担浙江省厅局级科研项目三项,主参浙江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