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眼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眼病新闻 > 正文

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原理

作者:未知 2017-07-14 16:36:51
字体大小:
【导读】让很多近视患者 摘镜的手术方式——LASIK手术,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它的手术原理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厚度从而改变屈光状态。

       让很多近视患者 摘镜的手术方式——LASIK手术,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它的手术原理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厚度从而改变屈光状态。

       人的视物原理和照相机原理相似,在理想状态下,眼睛把入射光聚焦到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了。但是近视的人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通过配戴近视眼镜——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将焦点后移到视网膜上,达到 近视的作用。

       手术 近视则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结构来调整光线的聚焦。角膜提供了整个眼睛屈光力的约2/3,LASIK手术正是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率来达到 近视的目的的。

         手术的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

先在角膜中心区表面切削一个大约100-180微米厚的带蒂皮瓣并翻起,暴露皮瓣下角膜基质,然后利用高能准分子脉冲激光烧灼一定厚度的角膜基质,较后将皮瓣盖回原来的位置,无需缝合。角膜上皮细胞会在24-48小时之内 修复。紧接着它们的基底膜,也就是前弹力层也会逐渐修复。

        事实证明,LASIK手术 视力的短期和长期 都令人满意,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并非有些人所称会在短期内恶化。不过,术前近视度数越高,术后发生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几率也越高。另外术后,角膜发生持续变薄(膨胀恶化为所谓圆锥角膜)的几率也在1%以下,并非会成为身体里的“定时炸弹”。

       至于降低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LASIK术后剩余角膜厚度是关键。实验证明,角膜厚度是影响角膜强度的主要因素。剩余角膜基质越厚,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也越小。

    目前环球上以250微米为限,但低于此限是否一定会发生圆锥角膜,或高于此限就一定不会发生圆锥角膜,尚无实验数据证实。


       有学者对LASIK术后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的安全值及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稳定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中央均有不同程度向前膨隆,角膜基质床越薄者前膨趋势越明显,角膜基质床越厚者,1年内角膜后表面曲率稳定或回复越明显。

       所有病 角膜后表面曲率在术后2年与1年的比较中差异均无 意义。可见, 术前准备充分,保*眼睛符合手术条件,术中保留足够的角膜基质,角膜后表面曲率会随时间趋向稳定甚至回复,并不会发生角膜越来越薄以致失明的问题。

       如同所有其他手术一样,LASIK手术也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实施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往往手术本身 要十 ,而术前检查则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只有符合手术条件的眼睛才能在LASIK术中获益,同时将风险降至较低。接受手术的患者近视情况应已保持稳定2年以上,600度近视以下矫治 较高度近视更理想。

       另外一般来说,手术时年龄较好不要低于21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不适宜进行LASIK。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也不能接受这项手术。术前要进行角膜厚度测定,正常角膜厚度应在490微米至650微米之间。瞳孔直径不宜过大,否则术后易发生眩光等问题。另外,还要排除其他眼部疾患如感染,青光眼等情况。

       总之,审慎地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安全的前提。而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已经让无数人 摘镜,也是如今较流行的近视手术方式。

在线咨询
返回

华厦眼科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